冰棍、雪糕、冰淇淋……解暑冰品怎么吃更健康?

百度AI 2025-08-27 阅读:17 评论:0
夏日炎炎,冰棍、雪糕、冰淇淋成为消暑“标配”。然而,这些冰品的高糖、高脂特性及冷刺激,可能对健康造成负担。2025年最新研究结合权威机构建议,为您揭秘解暑冰品的健康吃法。一、冰品分类:营养与风险大不同冰淇淋:蛋白质含量最高(≥2.2g/10...

夏日炎炎,冰棍、雪糕、冰淇淋成为消暑“标配”。然而,这些冰品的高糖、高脂特性及冷刺激,可能对健康造成负担。2025年最新研究结合权威机构建议,为您揭秘解暑冰品的健康吃法。

1.png

一、冰品分类:营养与风险大不同

  1. 冰淇淋:蛋白质含量最高(≥2.2g/100g),但脂肪(≥5.0g/100g)和糖分(15%-16%)也最高,部分产品含反式脂肪酸。

  2. 雪糕:蛋白质(≥0.4g/100g)和脂肪(≥1.0g/100g)含量较低,但糖分仍较高,且可能添加植脂末等添加剂。

  3. 冰棍:以水和糖为主,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极低,糖分却高达7.0g/100g以上,营养价值最低。

数据警示:市售冰淇淋的糖分含量是普通碳酸饮料的1.5-3倍,融化后甜度更高。

二、健康风险:这些情况要警惕

  1. 肠胃损伤:短时间内大量冷饮会使胃部温度骤降10℃以上,引发胃肠痉挛、腹痛、腹泻。

  2. 血糖波动:实验显示,摄入150ml冰淇淋后,血糖值在30分钟内飙升177%,4小时后才恢复至安全范围。

  3. 添加剂隐患:部分冰品含人工色素、香精,长期摄入可能影响肠道菌群平衡。

三、科学食用:5个原则要记牢

  1. 控量:每日冷饮摄入不超过150g,一次不超过2根冰棍或半瓶饮料。

  2. 慢食:小口慢咽,先含在口中软化至接近体温再吞下,减少对咽喉和胃的刺激。

  3. 择时:最佳食用时间为正午12点到下午3点,避免空腹、饭后立即食用或剧烈运动后立即食用。

  4. 选品:优先选择配料表前几位为牛奶、奶油的产品,避开含“植脂末”“氢化植物油”的冰品。

  5. 替代:用自制冰品(如莓果酸奶冰棒、椰香芒果冰沙)或传统饮品(酸梅汤、绿豆汤)替代高糖冰品。

四、特殊人群:这样吃更安全

  • 糖尿病患者:选择无糖或低糖冰品(如用赤藓糖醇替代蔗糖),控制单次摄入量在50g以内。

  • 儿童、孕妇及老年人:减少摄入量,儿童每次不超过100ml,孕妇避免边吃辛辣食物边饮冷饮。

  • 肠胃敏感者:食用前将冰品放置至10℃左右再吃,或搭配生姜茶温中和胃。

五、健康替代方案:3款自制冰品

  1. 莓果希腊酸奶冰棒:无糖希腊酸奶+蓝莓/草莓+奇亚籽+赤藓糖醇,冷冻4小时,高蛋白低升糖。

  2. 椰香芒果菠菜冰沙:冷冻芒果+无糖椰奶+菠菜+薄荷叶,破壁机打匀,膳食纤维含量达6g/杯。

  3. 伯爵茶冻撞奶:伯爵茶包+吉利丁片+无糖杏仁奶,冷藏成冻后搭配杏仁奶,零糖零碳水。

结语:解暑不伤身,关键在“适度”
冰品虽能带来短暂清凉,但过量食用可能埋下健康隐患。掌握“控量、慢食、择时、选品、替代”五大原则,既能享受夏日清凉,又能守护身体健康。这个夏天,不妨用自制冰品或传统饮品替代高糖冰品,让解暑更健康、更安心!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热门文章
  • iPhone 17 Pro影像系统大升级

    iPhone 17 Pro影像系统大升级
    据供应链消息,苹果即将发布的iPhone 17 Pro系列将搭载影像系统,其中8倍光学变焦镜头与专业级相机应用成为最大亮点。这一升级或将改变国内短视频创作者的设备选择逻辑。硬件突破:连续变焦与传感器位移新长焦镜头采用潜望式结构,通过棱镜折射实现光线90度转向,在77mm机身内塞入等效200mm焦距镜头。更关键的是其“无级变焦”技术:通过微电机驱动镜片组连续移动,用户可在3-8倍焦距间平滑过渡,彻底告别传统手机的“跳变式”变焦。软件生态:从拍摄工具到创作平台全新专业相机应用支持...
  • 机器人能否取代打工人?

    机器人能否取代打工人?
   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,机器人是否会取代人工作成为国内职场热议的话题。从工厂流水线到办公室白领岗位,智能设备的渗透率持续提升,但专家指出,人机协同而非替代,才是未来职场的主流趋势。技术进步:机器人从“工具”到“伙伴”国内工业机器人密度已达每万人392台,位居全球前列。在汽车制造、电子装配等领域,机械臂与AGV小车已承担大部分重复性劳动。而在服务行业,配送机器人、客服AI的应用也日益广泛。例如,某连锁餐饮品牌通过部署送餐机器人,将订单配送效率提升40%,同时降低了人力成本。职场...
  • 荣耀Magic V5折叠屏登场

    荣耀Magic V5折叠屏登场
    国内折叠屏手机市场迎来新标杆。荣耀近日正式发布Magic V5系列,凭借自研铰链技术、超轻薄机身与旗舰级影像系统,试图在华为、三星主导的高端领域开辟新赛道。这款被余承东称为“折叠屏终极形态”的产品,能否成为消费者心中的“全能主力机”?技术突破:铰链与屏幕的双重进化Magic V5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第三代青海湖铰链技术。通过采用航天级镁合金材料与立体式仿生结构,铰链重量减轻30%,同时支持20万次无损折叠,使用寿命较前代提升一倍。内屏采用7.92英寸柔性OLED面板,分辨率达2...
  • 机器人“学霸01”入读上海戏剧学院

    机器人“学霸01”入读上海戏剧学院
    2025年8月,国内科技与艺术融合领域迎来里程碑事件——由上海理工大学李清都教授团队研发的仿生机器人“学霸01”被上海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专业录取为全日制博士生,成为国内首个以“博士”身份入学的具身智能机器人。这一突破性实践不仅重新定义了智能体的能力边界,更标志着国内高等教育向“人机协同”模式迈出关键一步。技术突破:从马拉松选手到戏剧博士“学霸01”的“前身”是曾在2024年北京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中斩获季军的“行者二号”。研发团队通过肌腱仿生驱动技术优化其身体结构,使其具备...
  • iPhone 17 Pro橙色新配色

    iPhone 17 Pro橙色新配色
    苹果再次用色彩营销搅动国内高端手机市场。近日,iPhone 17 Pro系列被曝将推出全新“沙漠橙”配色,这是该产品线时隔五年再次引入亮色设计。从“土豪金”到“远峰蓝”,苹果的配色策略如何影响消费者决策?色彩心理学:从“低调奢华”到“张扬个性”回顾iPhone历代配色,早期以黑、白、银为主,强调科技感与通用性;2013年iPhone 5s的“香槟金”则开创了“奢侈品化”先河,引发国内市场抢购潮。此后,苹果逐渐增加粉色、绿色等年轻化选项,但始终以冷色调为主。此次橙色配色被视为苹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