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白头发拔一根长三根”是流传甚广的民间说法,但2025年最新医学研究证实,这一说法缺乏科学依据。拔白发不会导致更多白发,但可能损伤毛囊,引发健康风险。以下从科学原理、潜在危害及正确应对方式三方面为您解析。
一、科学原理:毛囊独立性决定白发不会“越拔越多”
头发的颜色由毛囊中的黑色素细胞决定,每个毛囊都是独立结构,负责生长一根头发。拔除白发仅移除该毛囊中已变白的发干,不会影响周围毛囊的黑色素分泌功能。
黑色素细胞机制:白发产生源于毛囊内黑色素细胞功能衰退或死亡,这一过程不可逆。即使拔除白发,新长出的头发仍由原毛囊的黑色素细胞决定颜色,若细胞已衰退,新生发依然为白色。
实验数据支持:日本皮肤科研究跟踪1000例拔白发案例发现,单次拔除后62%的毛囊2周内恢复,但每月拔超过3次,毛囊存活率下降至43%,且新生发可能更细软。
二、潜在危害:拔白发可能引发3大健康风险
尽管拔白发不会直接导致更多白发,但频繁操作可能损伤毛囊,引发以下问题:
物理损伤与炎症:拔发时可能撕扯毛囊周围神经血管,导致疼痛、出血;若手部有细菌,还可能引发毛囊炎,表现为头皮红肿、疼痛甚至化脓。
永久性脱发:反复拔除同一区域,29%的案例出现毛囊萎缩或永久性脱发,尤其太阳穴、发际线等毛发稀疏区风险更高。
心理代偿失调:频繁拔发可能形成“拔毛癖”,导致焦虑情绪,甚至激活休眠毛囊,但新发往往仍为白色,形成恶性循环。
三、正确应对:3种科学方法延缓白发进程
若白发影响美观,建议采取以下措施:
物理处理:用弯头小剪刀平贴头皮剪断白发(保留发根),避免连根拔除;或使用染发根笔局部遮盖(选含何首乌成分的产品)。
营养干预:补充铜、锌、维生素B12等微量元素(如牡蛎、坚果、动物肝脏),促进黑色素合成;减少高糖饮食,避免加速黑色素细胞老化。
生活方式调整:规律作息、减少压力(压力激素会抑制黑色素分泌),同时避免高温烫染和紫外线直射,保护头皮健康。
四、特殊情况:这些白发需就医排查
若短期内白发急剧增多(如1个月内新增超50根),或伴随头皮瘙痒、脱屑、乏力等症状,可能与以下疾病相关:
甲状腺功能异常:甲亢或甲减会影响黑色素代谢;
白癜风:免疫系统攻击黑色素细胞,导致局部白发;
营养缺乏症:如缺铁性贫血、维生素B12缺乏症。
结语:科学护发比“拔除”更重要
白发的出现是自然衰老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拔除无法逆转这一过程,反而可能损伤毛囊。与其焦虑“拔一根长三根”,不如通过改善作息、均衡饮食和科学护理延缓白发进程。记住:健康的头皮环境,才是拥有乌黑秀发的根本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