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,泡泡玛特曼谷旗舰店与名创优品上海MINISO LAND全球壹号店的设计争议,将国内潮玩行业推向风口浪尖。这场“撞脸”风波背后,折射出行业扩张期的同质化危机与转型压力。
设计争议
网友对比图显示,两家门店均采用高饱和度色彩、流线型隔断与荧光天花板设计,但法律专家指出,此类元素属于公共领域设计语言。设计公司唯想国际回应称,曼谷店与上海店虽由同一团队操刀,但主题截然不同——前者以“暹罗幻境”为核心,后者主打“未来乐园”概念。然而,消费者感知的“相似”显示出潮玩门店设计模板化的深层问题。
业务重叠:从赛道竞争到生态博弈
随着名创优品通过TOP TOY品牌切入盲盒市场,双方竞争维度已从产品设计延伸至供应链与渠道。财报显示,2025年名创优品潮玩业务营收占比达18%,泡泡玛特则通过“城市文化限定款”提升溢价能力。在东南亚市场,泡泡玛特凭借先发优势占据47%份额,但名创优品凭借3000家海外门店形成渠道碾压。此次设计争议,实为双方争夺“潮玩生活方式入口”的预演。
破局之路
行业数据显示,经过IP主题设计的门店可使客单价提升35%,但同质化设计正削弱这一效应。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宣布,将投入2亿升级门店交互系统,引入AR试玩与AI定制服务;名创优品则计划推出“设计师共创计划”,开放门店空间供独立IP展销。潮玩行业正从“规模扩张”转向“体验创新”,这场设计争议或许将成为行业升级的催化剂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