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25日,山西平遥古城文涛坊书店内,一场以“方言为舟,载晋商之魂”为主题的长篇小说《平遥话》新书首发式举行。这部由本土作家张明远历时五年创作、以平遥方言为叙事根基的作品,被誉为中 国首部“方言全本”长篇小说,首发当日即引发文学界与方言保护领域的双重关注。
方言叙事:在“土话”里复活晋商精神
《平遥话》以民国初年平遥票号“日升昌”的兴衰为背景,通过晋商家族三代人的命运沉浮,展现诚信、坚韧的晋商精神。全书38万字,人物对话与心理描写全部采用平遥方言,如“夜儿黑来”(昨晚)、“各趄”(躲开)等词汇,配合方言注音与释义,让非本地读者也能感受“平遥话”的独特韵味。中 国方言研究院院长李明评价:“这是方言文学的一次突破,证明方言不仅能写短篇,更能承载长篇叙事的厚重。”
文化解码:从“票号密语”到“乡土哲学”
小说中,“平遥话”不仅是语言工具,更是晋商文化的密码。例如,票号掌柜用“天青色等烟雨”的暗语传递汇兑信息,账房先生以“三弦音”的抑扬顿挫记录账目,这些细节均源自平遥非遗“票号文化”的真实史料。首发式上,平遥县非遗保护中心同步推出“《平遥话》方言音频库”,收录书中108句经典对话,由当地老艺人用原声演绎,成为文化保护的新范式。
首发效应:古城里的文学与烟火
新书首发与平遥古城“国际摄影展”联动,文涛坊书店设置“方言墙”,读者可扫描二维码收听书中片段;平遥牛肉博物馆推出“晋商家宴”,菜品名称均取自小说章节,如“乔致庸的算盘珠子”(糖醋排骨)、“王熙凤的银票”(酥皮点心)。据统计,首发三日,小说实体书销量突破5000册,方言音频库播放量超10万次,实现文学IP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。
结语
当《平遥话》的扉页在古城阳光下展开,这部用“土话”写就的长篇小说,不仅是一场晋商传奇的复活,更是一次方言文化的突围。从票号密语到方言音频,从文学叙事到文旅创新,张明远用笔尖证明:方言不是“即将消失的声音”,而是承载地域文化、连接历史与当下的“活态遗产”。正如书中主角所言:“平遥话里的每个字,都是先人留给我们的砖,一块块垒起来,就是这座城。”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