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湛高铁全线进入海上主体施工阶段:黄金海道铸就区域发展新动脉

百度AI 2025-08-25 阅读:19 评论:0
2025年8月25日,随着铁山港跨海特大桥首个海上桥墩桩基动工开钻,合浦至湛江高铁(简称“合湛高铁”)全线正式进入海上主体施工阶段。这条设计时速350公里、全长139公里的沿海高铁,预计2028年底建成通车后,将串联北部湾与粤港澳大湾区,成...

2025年8月25日,随着铁山港跨海特大桥首个海上桥墩桩基动工开钻,合浦至湛江高铁(简称“合湛高铁”)全线正式进入海上主体施工阶段。这条设计时速350公里、全长139公里的沿海高铁,预计2028年底建成通车后,将串联北部湾与粤港澳大湾区,成为“八纵八横”高铁网中包(银)海通道和沿海通道的关键拼图。

1.png

海上奇观:广西最长跨海铁路桥梁的诞生

铁山港跨海特大桥以8473.478米的长度,刷新广西跨海铁路桥梁纪录。工程需完成4332根桩基、578个桥墩及542跨梁体施工,其中海上段包含99座桥墩、919根桩基,施工海域覆盖1400米红树林保护区。为破解潮汐落差大、岩溶地质复杂等难题,中铁大桥局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桥面板增强结构耐久性,并部署“水陆空”三维监测系统——海上布设水质监测仪、空中无人机定时巡检、平台智能视频监控,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海洋生态的影响。

技术突破:毫米级精度攻克跨海难题

作为合湛高铁控制性工程,铁山港跨海特大桥创新应用连续钢构梁桥技术,以毫米级精度实现抗震、抗风、抗腐蚀目标。施工栈桥沿潮沟曲线布置,巧妙避开红树林密集区;桩基施工采用清水钻工艺与隔油栏封闭隔离技术,配合国内首套环水保智能预警系统,确保污泥零排放。项目部工程部部长胡杰介绍:“这座桥的建成将填补广西跨海铁路技术空白,为全球同类型工程提供‘中 国方案’。”

经济动脉:3小时交通圈激活区域协同

合湛高铁通车后,北海至湛江将缩短至30分钟,湛江至广州仅需2.5小时,海口至广州可压缩至3小时内。这条黄金海道不仅优化沿海铁路网布局,更推动北部湾城市群与珠三角、长三角深度融合。数据显示,项目预计带动沿线物流成本降低30%,旅游业收入增长25%,湛江钢铁、北海石化等产业通过高铁枢纽实现更高效资源配置。

生态典范:基建与自然和谐共生

施工团队将环保理念贯穿全程:采用曲线栈桥设计减少红树林占用,施工污泥通过封闭管道转运至储存箱,海域水质监测数据实时上传至云桂铁路广西公司调度中心。高级工程师唐凌表示:“我们不仅在修铁路,更在探索基础设施与生态保护共存的新模式。”这种“绿色基建”实践,为粤桂协同发展注入可持续动能。

结语
当合湛高铁的桩基深入铁山港海底,一条连接山海的钢铁纽带正加速成型。从350公里时速的科技突破,到红树林保护的创新实践;从3小时交通圈的经济重构,到“八纵八横”战略的纵深推进,这条高铁不仅重塑着中 国沿海版图,更以“向海图强”的姿态,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。正如中铁大桥局项目总监所言:“合湛高铁的每一米延伸,都是对‘交通强国’战略的生动诠释,更是对美丽中 国建设的庄严承诺。”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热门文章
  • iPhone 17 Pro影像系统大升级

    iPhone 17 Pro影像系统大升级
    据供应链消息,苹果即将发布的iPhone 17 Pro系列将搭载影像系统,其中8倍光学变焦镜头与专业级相机应用成为最大亮点。这一升级或将改变国内短视频创作者的设备选择逻辑。硬件突破:连续变焦与传感器位移新长焦镜头采用潜望式结构,通过棱镜折射实现光线90度转向,在77mm机身内塞入等效200mm焦距镜头。更关键的是其“无级变焦”技术:通过微电机驱动镜片组连续移动,用户可在3-8倍焦距间平滑过渡,彻底告别传统手机的“跳变式”变焦。软件生态:从拍摄工具到创作平台全新专业相机应用支持...
  • 荣耀Magic V5折叠屏登场

    荣耀Magic V5折叠屏登场
    国内折叠屏手机市场迎来新标杆。荣耀近日正式发布Magic V5系列,凭借自研铰链技术、超轻薄机身与旗舰级影像系统,试图在华为、三星主导的高端领域开辟新赛道。这款被余承东称为“折叠屏终极形态”的产品,能否成为消费者心中的“全能主力机”?技术突破:铰链与屏幕的双重进化Magic V5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第三代青海湖铰链技术。通过采用航天级镁合金材料与立体式仿生结构,铰链重量减轻30%,同时支持20万次无损折叠,使用寿命较前代提升一倍。内屏采用7.92英寸柔性OLED面板,分辨率达2...
  • 机器人能否取代打工人?

    机器人能否取代打工人?
   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,机器人是否会取代人工作成为国内职场热议的话题。从工厂流水线到办公室白领岗位,智能设备的渗透率持续提升,但专家指出,人机协同而非替代,才是未来职场的主流趋势。技术进步:机器人从“工具”到“伙伴”国内工业机器人密度已达每万人392台,位居全球前列。在汽车制造、电子装配等领域,机械臂与AGV小车已承担大部分重复性劳动。而在服务行业,配送机器人、客服AI的应用也日益广泛。例如,某连锁餐饮品牌通过部署送餐机器人,将订单配送效率提升40%,同时降低了人力成本。职场...
  • 机器人“学霸01”入读上海戏剧学院

    机器人“学霸01”入读上海戏剧学院
    2025年8月,国内科技与艺术融合领域迎来里程碑事件——由上海理工大学李清都教授团队研发的仿生机器人“学霸01”被上海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专业录取为全日制博士生,成为国内首个以“博士”身份入学的具身智能机器人。这一突破性实践不仅重新定义了智能体的能力边界,更标志着国内高等教育向“人机协同”模式迈出关键一步。技术突破:从马拉松选手到戏剧博士“学霸01”的“前身”是曾在2024年北京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中斩获季军的“行者二号”。研发团队通过肌腱仿生驱动技术优化其身体结构,使其具备...
  • iPhone 17 Pro橙色新配色

    iPhone 17 Pro橙色新配色
    苹果再次用色彩营销搅动国内高端手机市场。近日,iPhone 17 Pro系列被曝将推出全新“沙漠橙”配色,这是该产品线时隔五年再次引入亮色设计。从“土豪金”到“远峰蓝”,苹果的配色策略如何影响消费者决策?色彩心理学:从“低调奢华”到“张扬个性”回顾iPhone历代配色,早期以黑、白、银为主,强调科技感与通用性;2013年iPhone 5s的“香槟金”则开创了“奢侈品化”先河,引发国内市场抢购潮。此后,苹果逐渐增加粉色、绿色等年轻化选项,但始终以冷色调为主。此次橙色配色被视为苹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