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25日夜间起,北方地区将迎来新一轮较强降雨过程,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,青海东部、甘肃中南部、内蒙古中西部、华北北部及辽宁东部等地将成降雨核心区,部分地区累计雨量可达100-180毫米,并伴有短时强降水、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。
降雨范围与强度:覆盖九省区,局地大暴雨
此次降雨自西向东推进,25日夜间至26日,青海东部、甘肃中部、内蒙古河套地区率先出现中到大雨;27日至28日,雨带东移,华北中北部(北京、河北)、辽宁南部及四川盆地西部将现暴雨,甘肃南部、内蒙古中部局地有大暴雨。气象数据显示,最大小时雨量可达60毫米,相当于一小时倾倒60吨水,短时冲击力强。
极端性凸显:历史同期降雨破纪录
今年入汛以来,北方降雨异常偏多。7月河北易县24小时降雨量达362.6毫米,破历史极值;北京密云水库迎来建库以来最大入库流量。此次降雨落区与前期高度重叠,太行山前区域因水汽抬升作用,山洪、泥石流风险激增,河北西南部、山西东部等地已被划为地质灾害高风险区。
多部门联动:防汛应急全面升级
交通运输部已要求内蒙古、河北、北京等地加密公路巡查,对橙色预警路段实施24小时关停管控;河北启动“四个巡查”机制,利用技术平台实时监测82个高风险路段;内蒙古预置17支应急队伍,重点防范山洪灾害。气象部门提醒,公众需避免前往山区、河道,外出注意避开低洼路段。
气候背景:副高异常引发“七下八上”多雨期
此次降雨与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密切相关,暖湿气流持续输送水汽,叠加台风“剑鱼”远距离水汽支援,形成“列车效应”,导致降雨频繁且局地强度大。未来十天,华北、内蒙古仍多雨,防汛形势严峻。
结语
当预警拉响,北方多省正以“底线思维”应对这场强降雨。从气象部门的精准预报,到交通部门的实时管控,再到公众的安全防范,每一环节都在筑牢防汛安全网。正如中国天气网分析师所言:“今年的雨,不仅考验着基础设施,更检验着社会的应急响应能力。”在这场与自然的博弈中,科学预判与全民行动,正成为抵御风雨的最强防线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